一、簡介
關鍵陶瓷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于2025年1月正式獲批,實驗室聚焦航空航天、半導體材料等領域關鍵陶瓷材料的共性基礎科學問題、關鍵無機材料的制備工藝和方法等,重點強調材料設計新原理與研究新范式、多能量場材料制備新技術與新方法、極端條件下微結構控制與服役行為等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等領域,布局“材料設計新原理與新理論”、“材料+AI前沿交叉研究”、“材料新結構、新功能與新應用”、“材料構件共性技術、新工藝與新裝置”4個研究方向。
二、招聘崗位及要求
1、科技領軍人才
面向國內外招聘科技領軍人才,符合條件者可推薦申報國家、中國科學院人才計劃支持。申請人應在本學科領域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力或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能夠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在海外擔任教授或相當崗位,在國內需具有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海外特別優(yōu)秀者可放寬至副教授或相當資歷。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5周歲。
2、拔尖青年人才
申請人應具有博士學位,具備優(yōu)良的科技創(chuàng)新潛質,有獨立開展工作和較好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應具有在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高;虼笮推髽I(yè)研發(fā)機構等不少于4年(含)的科研工作經歷,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0周歲;對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國家重大任務急需,掌握關鍵技術的特殊人才,工作年限和年齡可適當放寬。
三、學科領域與研究方向
無機材料設計新原理與新理論面向陶瓷等無機材料基礎研究前沿,開展基于晶體與微觀結構的材料設計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研究。重點聚焦高熵材料、超高溫材料、塑性無機非金屬材料、陶瓷粉體等前沿方向,創(chuàng)制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陶瓷材料,開展微觀結構與性能調控研究。
材料+AI前沿交叉研究融合大數據分析、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實驗、實時監(jiān)測與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開展材料+AI前沿交叉技術研究,構建數據智能驅動的全流程研發(fā)技術平臺;解決多物理場耦合下的多級多尺度結構一體化成型與致密化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提升材料定制化設計、精細制備、可靠性預測的研發(fā)能力。
材料新結構、新功能與新應用針對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通過制備技術、方法和工藝的創(chuàng)新,探索材料新體系及已有體系中的新結構,集成創(chuàng)新材料的力、熱、聲、光、電、磁等功能特性。開展材料的組分精細設計、微結構調控、界面相設計、以及同質/異質材料的集成、結構設計與構筑等研究,探索材料中的新結構與新功能。
材料構件共性技術、新工藝與新裝置重點開展大尺寸/復雜形狀材料構件輕量化設計、近凈尺寸一體化成型和致密化、低應力燒結與變形控制、精密加工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大力發(fā)展增材、氣相沉積/滲透、塑性和膠態(tài)成型、噴涂等工藝及關鍵配套裝備。通過工藝的集成創(chuàng)新,實現大尺寸高精密、耐高溫可重復使用等極端服役環(huán)境用關鍵材料構件研制。
四、薪酬待遇
1、科技領軍人才:
個人薪酬:不低于80萬
經費支持:1200-1600萬元
個人補貼:300萬元起
2、拔尖青年人才:
個人薪酬:45-55萬元
經費支持:500-800萬元
個人補貼:150-220萬元
五、招聘流程
1、符合條件應聘者提出申請,將應聘簡歷以電子郵件形式投遞到相關聯系人,初審通過后需提交相關應聘材料紙質件及相關證書復印件。
2、實驗室對應聘人員的資格條件進行審查。
3、通過初審的應聘者,研究所將組織專家進行競聘答辯評審,應聘者根據要求提交相關材料。
4、通過專家評審的應聘者,研究所領導集體研究確定擬聘人員,進入研究所的聘任程序。
5、國內外科技領軍人才應聘者按中國科學院及研究所關于引進國內外優(yōu)秀人才的相關聘用規(guī)定辦理。
六、應聘方式
1、自發(fā)布招聘啟事之日起,符合招聘崗位要求的人員均可報名,本招聘長期有效。
2、關鍵陶瓷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聯系人:鄭珊(實驗室學術秘書,E-mail:zhengshan@mail.sic.ac.cn)。應聘者請發(fā)送個人簡歷至聯系人 ,郵件命名為“姓名+專業(yè)背景+應聘崗位名稱”。
徐老師:021-69906271,引進人才相關政策請咨詢xufang@mail.sic.ac.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sic.cas.cn/glbm/rlzyc/gcczp/202507/t20250729_7897848.html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